查看原文
其他

“非如此不可吗?非如此不可。” | 童年逆境体验是怎样困扰一生的?

阳旸 YOUNGs灵感笔记 2022-11-03




可以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喔




 

最开始关注到童年逆境体验是因为前段时间台湾作家林奕含的事件。实际上,童年阴影是比较通俗的说法,学术上说法是童年逆境体验(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简称 ACEs ,但由于从包括知网等文献资源库均没有查询到这类关键词,所以文中部分内容来源自外网

 

在林奕含的采访视频中她抛出了诘问,


文学是否只是巧言令色呢

 

却没有人能回答得了。

 

最爱的和让她痛苦的东西有了极大的重叠的时候,人就开始对一切事物否定,包括自身。有时我们厌弃身边很多事物,本质上是我们在厌弃这样的自己。而厌弃自身最终的结果,就是容易放弃自身。


 

我们有一句常说的文艺的话,


如果你知道从前的我,你就会理解现在的我。


然而,往往事情的本质是,没有人会比自己更懂自己,而经常我们自己也不知道,真实的自己,到底是怎样的呢


太了解彼此的两个人带来的往往不是安全感,而是把一切真实暴露在情感之中的不必要的负重和苦痛。而不够了解的两个人又需要无尽的耐心磨合和理解彼此。没有最容易的情况。

 

但,一切都是可以转变的吗?

给予耐心,积极寻找方法,以及慢慢等时间呢?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may affect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toward health and health care, sensitivity to internal sensations, or physiologic functioning in brain centers and neurotransmitter systems. ( Felitti, 1998)

 

不良的童年经历可能会影响对健康和卫生保健的态度与行为,对内部感觉的敏感性,或影响大脑中心和神经递质系统的生理功能

 

清流老师(http://anseeing.com/ )认为以下九种情况可以尝试了解自己是否有遭遇童年逆境体验,会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合理的认知。

 

1-遭受来自家庭成员的肢体暴力 / 虐待,如经常被推搡、经常被打、被打到留下痕迹、或仅仅偶尔被打但程度严重。


2-遭受来自家庭成员的情感暴力 / 虐待,如受到辱骂、蔑视、或通过语言或行为表现进行的人身威胁。


3-家庭中有男性成员对母亲的肢体暴力 / 虐待(即使孩子不是暴力的直接目标也同样会受到伤害)。


4-遭受来自成年人或年龄比你大超过 5 岁的未成年人的性侵害,如有性意味地触摸或爱抚你的身体,或者让你以这种方式触摸爱抚对方,尝试与你发生任意类型的性行为,或实际上发生了任意类型的性交。


5-情绪 / 情感忽视,如家人间彼此不亲密、不支持,没有家人爱孩子或重视孩子(这通常是一个需要主客观同时考虑并进行澄清的问题,有时候家庭中有爱和重视,但孩子主观上没有意识到;有时候孩子以为家人很亲密,但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6-家庭中有成员患有抑郁症、有自杀倾向、或患有其他重症精神障碍。 家庭中有成员入狱或受到其他形式的监禁。


7-家庭中有成员有酗酒、病态赌博或其他物质滥用或成瘾行为(比如吸毒)。


8-家庭极度贫困,如吃不饱穿不暖、缺医少药,或由于其他父母因素(如精神问题、吸毒等),造成类似的在成长中缺乏基本生存必须品的情况。


9-父母分居或离异(这里需要说明,在父母婚姻关系崩溃的情况下,很多时候离异仍然是比勉强维持婚姻更优的选项,因为勉强维持婚姻常常造成孩子有更高概率体验以上其他几种逆境体验)。

 

虽然不是说不存在其他会对儿童心理造成重创的情况,但在和平社会中那些情况相对来说发生概率较低(如战争),或在正常范围内发生时通常不会造成重创(如举家迁居,但若是长期不断迁居这样的特殊状况则另作别论),或不一定是首要因素(如学校霸凌,其长期受害者常常家庭中首先已存在问题)。

 


如果要更好地了解童年逆境体验,可以推荐看纪录片Child of Rage》,又名《怒焰狂花》,摄于1990年。片中的5岁小女孩Beth可以说长得非常可爱,有一双忽闪忽闪的蓝色大眼睛,面对心理医生的问答显得诚实而平和。纪录片可以说大部分是与心理医生的对话。以下截取部分。

 

“Beth,谁很怕你?”

 

“我弟弟John。”

 

“他为什么怕你?”

 

“因为我一直伤害他。”

 

“你爸妈会担心你伤害他们吗?”

 

“会。”

 

“那你会伤害他们吗?”

 

“会。”

 

“你会在什么时候这样做?”

 

晚上。”

 

“为什么是晚上?”

 

“因为我不喜欢别人看到我伤害他们。”

 

“你会怎么伤害他们?”

 

“用刀捅。”

 

更多细节就不适合在这里体现了。只是她相当沉静,熟稔的叙述,逻辑清晰得让心理医生都感到些许恐惧。她对伤害未曾有过愧疚和苦痛,只是觉得那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这样的她源于其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一切。



纪录片中的Beth被诊断为反应性依恋障碍(Reactive Attachment Disorder), 经受过严重创伤的孩子,就会出现这种类型的障碍。这是一种由“极度不充足的照料模式”引发的儿童精神障碍。表现方式为对他人的社交和情感反应无或很少正性情感不足,更容易发生情感忽视。在非威胁性的互动中也表现出原因不明的愤怒、悲伤及害怕。(Zeanah,2004)

 

情感忽视即无法给予自己的伴侣或亲人情感支持,即使能够给对方提供大量的经济资源,但是没有办法表达任何爱意和关注。(D.Cohen, 2013).

 

很多人其实很想好好的对待他人,特别是想好好对待自己身边的亲人、爱人、孩子和朋友。但是因为他们自己从来没有被好好对待过……所以真的不懂得怎样才算得是“好好的对待他人”。


Beth的治疗师Dr. KenMagid说,由于在人生最早的几年遭受了虐待,使得他们和其他人没有能够建立起连接,他们会没有意识、也毫无心理负担地伤害他人。

 

无法与他人建立依恋,社交和情感控制能力差,无法应对压力,在非威胁性的环境中仍然警觉、害怕、悲伤,是有过童年不良经历的人的普遍表现。


Felitti认为,当我们一次次地被暴露在引发压力的情境下时,我们对压力的反应会处于过度工作(overdrive)的状态,这会使得我们会在日后的漫长时间里,失去适当、有效地应对未来压力的能力(Shonkoff, 2012)。

 

面对压力,容易出现过激的情绪反应。在压力情境下做出过激反应,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弱,会使我们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Márquez(2013)。即,可能这件事情并不会让生活变得更困难,但由于对问题本身放大的焦虑引发了二级焦虑(Secondery anxiety),而二级焦虑又使得情绪更加复杂和无法应对化。


或者可以从更简单的角度来看待,

 

心理较为健康的人的特质:简单快乐、情绪稳定和行动力强。反之,经常情不自禁地胡思乱想、莫名其妙的恐惧感、负面回忆、负面联想和负面猜测多情绪波动大缺乏行动力的,一般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只要认知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开始入手对自己进行治疗。

 

当问及,那么如何治疗?这样的问题的回答都是预约一个心理咨询师。虽然曾尝试过一次视频咨询(好奇心驱使),主要是想知道为什么有时候会有社交焦虑和群体表达障碍,有时候又不会。但如果有机会的话,当面咨询是最好的方式。



还有三种方式,

1-写作,当出现自己不明白的情绪时,写出来,尽量陈述事实,当时发生的情况,自己认为的缘由等。生活中发生的大事小情,是如何影响到你的。


2-冥想,每天十五分钟不等


《生命之书》克里希那穆提开头:


“你可曾安静的坐着,既不专注于任何事物也不费力的集中注意力,而是非常安静的坐在那里?...若是以这种方式轻松自在的听,就会发现自己的心在不强求的情况下产生了惊人的转变。这份转变里自有美和深刻的洞识”


3-参与互助社群。学会多对他人“友好地”表达情绪,不带攻击力,与他人多建立起信任感的联结。

 

因为本身自己会有很强的共情能力,即很容易捕捉到对方的情绪,并且感同身受,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知识,并不知道对方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而在沟通和了解的过程中又容易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这也是目前很想了解的一方面。如果有相同的感受又知道如何解决的,非常感谢能与我联系和交流

 

最后,心理咨询师也并非能够透视人心,人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被看透。一个成熟的心理咨询师最常用的心理咨询技术是巧妙的提问有质量的倾听精准的剖析不留痕迹的引导。根据给出的大方向,最后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但是一切都会朝着更好的方面发展。

 


 


Felitti, V. J., Anda, R. F., Nordenberg, D., Williamson, D. F., Spitz, A. M., Edwards, V., ... & Marks, J. S. (1998). Relationship of childhood abuse and household dysfunction to many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in adults: The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14(4), 245-258.

 

Shonkoff, J. P., Garner, A.S., Siegel, B. S., Dobbins, M. I., Earls, M. F., McGuinn, L., ... & Wood,D. L. (2012). The lifelong effects of early childhood adversity and toxicstress. Pediatrics,129(1), e232-e246.


Márquez, C., Poirier, G. L., Cordero, M. I., Larsen, M. H., Groner, A.,Marquis, J., ... & Sandi, C. (2013). Peripuberty stress leads to abnormalaggression, altered amygdala and orbitofrontal reactivity and increasedprefrontal MAOA gene expression.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3(1), e216.


Zeanah, C. H., Scheeringa, M., Boris, N. W., Heller, S. S., Smyke, A. T., & Trapani, J. (2004). Reactive attachment disorder in maltreated toddlers. Child abuse & neglect, 28(8), 877-88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